葛卫东,在期货投资领域颇具影响力。2000 年,他投身期货市场,初期经历两次爆仓,至 2004 年实现迅速崛起,成为期货行业的重要人物。在十多年的投资历程中,其投资业绩突出,自称在行业内罕逢对手,并曾表达对挑战叶大户的意向。过去六年,其年均收益率达 120%。然而,因其投资风格较为激进,曾被华尔街类比为 “东条英机”,且因违反相关规则,被处以 1000 万元罚款。目前,其资产规模已达 120 亿元。
1991 年,葛卫东毕业于四川大学经济系,随后回到家乡贵阳,就职于贵州粮油进出口公司,在此工作长达七年。1998 年,他辞去工作,1999 年前往上海,开始独立经营大宗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业务,涉及黄豆、大麦、油菜籽等。由于大宗农产品价格主要由国际期货市场定价,葛卫东借此契机与期货建立了紧密联系。实物贸易领域的顺利发展,激发了他更大的投资抱负,2000 年,他开始专注于大宗商品期货投资。 2000 年以前,中国期货市场处于发展初期,市场特征表现为价值投资并非主流,纯粹套利行为较为普遍,时常出现高收益投资机会。在此期间,葛卫东凭借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大胆决策,在投资中取得显著成绩,“业绩表现为较差年份收益率可达 50 - 60%,较好年份收益率能实现 2 - 3 倍增长”,吸引了一批期货投资者围绕在其身边。 2005 年,葛卫东创立上海混沌投资有限公司,以此作为其投资事业发展的基础平台。2006 年,他敏锐洞察到中国资产管理业务处于起步阶段,认为阳光私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他指出 “尽管当时受到诸多政策限制,最大的私募规模仅几十亿,但从长远(五年、十年)发展角度看,超过公募基金达到五百亿甚至上千亿并非没有可能,因此我们预先布局这一领域,待国家政策放宽后,再加大投资力度。”2007 年,该公司更名为上海混沌道然资产管理公司。 2008 年经济危机期间,市场处于历史低位,这为阳光私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葛卫东所在公司资金充裕,初期发行的主要是结构化产品(即融资产品,80 - 90% 的利润归管理者)。多数产品自 1800 点左右开始运作至今。在阳光私募发展之前,除国外经纪行外,国内鲜有人知晓他们,而随着阳光私募的发展,媒体开始关注并采访他们,但实际上阳光私募业务在其整体业务中占比较小。 葛卫东的主要精力仍集中在期货市场。他认为,期货投资主要基于对经济形势和趋势的判断,收益来源于波段操作或套利品种(如国内外价差不合理或商品结构不合理时的套利);而股票投资收益则依赖于选股能力和对大势的判断。“我对经济趋势和市场点位较为敏感,能够判断股票和期货的高低点位以及经济形势走向。但我的不足之处在于缺乏耐心进行选股所需的财报分析和调研工作。” 除多年经营的以大宗原料商品期货交易为主的上海东景金属有限公司外,2011 年 1 月,他在天津成立天津混沌道然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该企业主要吸纳风险承受能力强、资产较高的特定投资者,投资范围涵盖证券、大宗商品期货、金融衍生品等领域,葛卫东期望将其打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对冲基金,即国内首批可采用多空对冲工具进行投资的专业机构。“初始投资规模为 2 亿人民币,该投资项目不对外宣传,类似自营业务。” 截至今年,葛卫东已在期货市场历经 16 年。他将 2004 - 2005 年视为其投资事业的转折点。“2004 年公司扩张招聘,收到大量简历,我们采用笔试进行筛选。其中一道试题令我印象深刻,该题涉及‘巴菲特和索罗斯二十年投资业绩比较,巴菲特平均年回报率约 21%,索罗斯约 29%’,此后我阅读了许多关于巴菲特的书籍,深刻领悟到投资的核心在于控制风险,避免亏损。实现盈利并非难事,真正困难的是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持续控制风险,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此后,葛卫东大幅减少交易量,过滤不符合交易标准的操作,这不仅提高了交易成功率,降低了风险,而且在止损操作上更加果断。“在此之前,虽然每年都能盈利,但投资过程较为艰难,需要时刻关注市场行情,随时进行交易操作;2005 年之后,投资变得更加轻松,资金净值波动也明显减小。” 多年的投资经验促使葛卫东的投资理念和操作风格逐渐成熟。正如他在微博签名中所表达的 “父母生我就是来做投资的”,投资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公司 70% - 80% 的资金交易仍由他亲自负责,投资范围广泛,包括大宗农产品、外汇、金融衍生品等;交易市场不仅包括国内三家期货交易所,还涵盖伦敦、纽约、东京等国际市场。他的投资方式也发生了转变,“过去是主动寻找交易机会,现在则是等待机会出现。过去阅读国外投资报告是为了寻找投资机会,现在阅读更多是为了了解市场动态,重大投资机会出现时能够凭借经验和直觉把握。投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失误,重要的是控制亏损总额,从而控制风险,保持平和心态,不必过于在意单次失误。” 葛卫东性格较为外向,喜好足球运动。在投资风格上,他敢于突破传统,行事风格较为激进。 2011 年 1 月 6 日至 2 月 11 日期间,葛卫东通过其控股的顺生投资公司、混沌投资 (英属维尔京群岛) 及混沌投资 (香港) 持有 2 号棉期货合约,出现单月持仓超出限额 599 张,各合约总持仓超出限额 389 张的情况。2011 年 7 月 18 日,上述公司持有的 2 号棉头寸再次违反单月限额规定,超仓 143 张。葛卫东和顺生投资公司因违反棉花与大豆期货合约的头寸限制,为解决相关指控,同意返还 100 万美元不当得利,并支付 50 万美元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