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海棠:从农民到期货巨擘与经济学者的传奇跨越
傅海棠,在期货行业堪称一座难以逾越的传奇丰碑。2000 年,怀揣着对财富增值的渴望与对金融市场的探索热情,他毅然踏入期货市场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领域。此后的 17 年,他如同一位无畏的勇士,在波谲云诡的期货浪潮中奋力前行,凭借着对市场独特的洞察力、超乎常人的耐心与果敢的决策力,成功实现了从平凡到财富自由的华丽转身,这段经历成为了期货界人人传颂的励志典范。尤其是在 2016 年,期货市场行情复杂多变,他却凭借精准的市场预判和精妙的操作手法,以近 2000 万元的初始资金,在一系列高难度的投资运作后,实现了资产规模飙升至约 10 亿元的惊人壮举,这一成绩令整个期货行业为之侧目。
傅海棠于 1967 年出生在质朴的农村,自幼便与土地结下不解之缘。早年的他,全身心投入到小麦、大蒜、棉花等农作物的种植工作中,在田间地头挥洒着辛勤的汗水,深刻体会到了农业生产的艰辛与不易。不仅如此,他还涉足养殖领域,鹌鹑、生猪的养殖经历,让他对生物的生长周期、市场供需关系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正是这些丰富的农业实践经验,为他日后在期货市场对农产品相关品种的精准把握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次偶然的机会,经一位长期经营猪饲料的小业主的热情介绍,傅海棠接触到了期货投资,从此开启了他在金融领域的传奇之旅。起初,他凭借过往丰富的商业经验,天真地认为期货投资或许与曾经经营的小生意并无太大差别,凭借自身的能力应该能够轻松应对。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从 2000 年到 2008 年这漫长的八年时间里,他在期货市场中连连受挫,持续亏损,资金不断缩水,陷入了投资的困境。但他并未因此而气馁,反而在不断的失败中积累经验,磨砺自己的投资眼光和心态。
直到 2009 年,命运终于向他露出了微笑。当时,大蒜现货电子盘价格突然迎来一轮爆发式的暴涨行情。傅海棠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难得的机遇,果断投入 5 万元本金。在那波行情中,他凭借对大蒜市场供需关系的深刻理解和精准判断,一路稳扎稳打,最终成功赚取到 600 万元,实现了从亏损泥潭到盈利巅峰的惊天逆转,完成了从一名普通的亏损投资者到备受瞩目的盈利投资家的华丽蜕变。仅仅一年后的 2010 年,棉花市场也出现了大幅上涨的行情。傅海棠再次展现出他卓越的投资眼光和果敢的决策能力,迅速抓住机会,果断布局。在这一轮棉花投资中,他巧妙地运用之前积累的资金和经验,精心操作,使得资产从 600 万元一路飙升至 1.2 亿元。至此,他在期货市场声名鹊起,凭借这一系列出色的投资成绩,被业界尊称为 “北丐”,同时,因其独特的投资理念和对市场深入的思考,还荣获了 “农民哲学家” 的美誉。
2013 年,期货行业又迎来了一件盛事。由傅海棠亲自口述,沈良主笔的自传性书籍《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正式出版发行。在这本书中,傅海棠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从一名普通农民到期货投资大鳄的艰辛历程,详细阐述了自己在期货投资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及对市场独特的分析方法。该书一经问世,便在期货从业者群体中引发了强烈反响,众多投资者将其视为解读期货基本面研究的经典之作,反复研读。傅海棠也因这本书的出版,在写作领域崭露头角,成为了期货界和出版界的双栖名人。在众多期货市场相关书籍的销量排行榜上,这本书表现优异,仅落后于青泽的《十年一梦》和丁圣元的《期货市场技术分析》,足见其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在 2011 - 2015 年期间,期货市场行情跌宕起伏,充满了不确定性。傅海棠在这几年的投资过程中,业绩也随之有盈有亏。面对市场的起伏,他始终保持着冷静和耐心,不断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如同一只蛰伏的猛兽,默默积蓄力量,等待着下一次市场机遇的降临。终于,在 2016 年,他迎来了又一次投资的高光时刻。在豆粕、铁矿、棉花、橡胶等多个期货品种的交易中,他凭借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精准把握、对行业供需关系的深入研究以及多年积累的丰富投资经验,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投资策略。在这一年里,他的操作堪称完美,资产从 1500 万元迅速攀升至约 10 亿元,实现了从投资家到投资大家的质的飞跃,进一步巩固了他在期货市场的地位。
随着在期货市场取得巨大成功,傅海棠并未满足于现状,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领域 —— 经济学研究。2017 年,他正式开启了成体系的经济学研究之路。他深入剖析自己十几二十年来在投资实践中对经济运行规律、价格波动机制以及财富创造原理的深刻思考,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并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独特的见解形成文字。在孙成刚、沈良两位志同道合的好友的全力协助下,他成功完成了经济学著作《中国崛起的奥秘 - 财富论》。在这本书中,傅海棠提出了许多新颖且具有前瞻性的经济学观点,为经济学研究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傅海棠热衷于分享自己的投资理念和经济学观点,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演讲。他的经济学观点独树一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唯一路径:在傅海棠看来,无论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农民,还是从事脑力劳动的科研人员、企业管理者,不同工作岗位在劳动过程中都在为社会创造财富。他极力倡导 “不断提高效率” 的理念,认为只有提高生产效率,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同时,他也强调 “社会不养懒人”,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劳动,为社会创造价值。他指出,生产效率与财富总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正相关关系,生产效率越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财富总量就越多,进而该国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汇率也会更加稳定。通过对全球经济的深入研究,他发现中国在全球财富创造能力方面表现卓越,近年来凭借不断提升的生产效率和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2、货币是劳动凭证:在经济学研究的众多关键议题中,货币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傅海棠提出了 “货币是政府信用支撑的劳动凭证” 这一极具创新性的观点。从长期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若货币供应量持续增加,超过了实际财富的增长速度,必然会推动物价上涨。但在短期内,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并非货币增发,而是生产环节出现问题,导致生产量不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他认为货币发行的根本目的应该是 “保生产,促发展”,只有确保社会持续不断地创造财富,才能保证货币具有实际的购买力。这一理论也很好地解释了中国在货币增量较大的情况下,却并未出现恶性通货膨胀,反而实现了经济的蓬勃发展,原因就在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财富的大量积累。
3、经济危机可以避免,经济周期可以平滑:西方经济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常通过复杂的公式、各类经济指标以及对经济表面现象的分析总结出一些所谓的经济规律。其中,“经济周期” 被广泛认为是经济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固有规律,“经济危机” 也被视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的现象。然而,傅海棠却对这种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这种观点存在严重的误导性。他深入研究后指出,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错误的 “货币收放” 政策。在正常情况下,除了战争和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外,经济萧条的主要原因在于通货紧缩。他甚至直言 “通货紧缩是通向萧条的最便捷路径”,因为通货紧缩会导致企业利润下降、投资减少、失业率上升,进而引发经济衰退。
在投资理念方面,傅海棠有着自己独特而深刻的见解。他坚信成本决定价值,价值决定价格,而供需关系则是影响价格波动的关键因素。价格是成本与供需关系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在市场中,商品的标价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一定能真实体现其内在价值。而且,从长期来看,商品价格不会长期低于成本,否则企业将无法维持生产。一般情况下,在不考虑折旧等因素的前提下,商品的价值相对稳定,而价格则会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而波动,所以价格只是表象,价值才是本质。基于这一理论,他认为最佳的价值投资时机是当投资商品标的价格低于成本价时。当然,他也承认价格高于成本价的某些阶段,商品同样具有投资价值,但相比之下,当价格低于成本价时,其投资价值会更高。他常说,所谓的安全边际,就是要尽量使投资价格低于成本,对于投资者来说,一生中能够抓住少数几次这样的绝佳投资机会,就足以实现财富的大幅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