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入门知识(一)
期货的基本概念
定义:期货与现货相对应,是指交易双方在未来某一特定日期(交割日)按照事先约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特定商品或金融资产的标准化合约。这些合约在专门的期货交易所内进行交易。
期货市场的组成
期货交易所:为期货交易提供场所、设施、制定交易规则等,如中国的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和广州期货交易所。
期货公司:是连接投资者和期货交易所的桥梁,接受投资者委托,代理投资者进行期货交易,并提供相关服务。
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是期货市场的参与者,通过期货交易来实现套期保值或投机获利的目的。
期货合约的主要要素
交易品种:如农产品期货中的大豆、玉米,金属期货中的铜、铝,能源期货中的原油、天然气,金融期货中的沪深 300 股指期货等。
交易单位:指每手期货合约代表的标的物的数量。例如,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期货合约,交易单位是 5 吨 / 手。
报价单位:是指期货合约价格的表示方式。如黄金期货的报价单位是元 / 克,大豆期货的报价单位是元 / 吨。
最小变动价位:指期货合约价格最小的变动幅度。例如,玉米期货的最小变动价位是 1 元 / 吨,意味着价格每次变动只能是 1 元 / 吨的整数倍。
涨跌停板幅度:为了防止价格过度波动,交易所对期货合约规定了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一般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一定百分比,如 ±4%、±5% 等。
交割月份:是指期货合约到期时进行实物交割或现金交割的月份。不同品种的期货合约有不同的交割月份,如农产品期货一般集中在收获季节后的几个月。
期货交易的基本制度
保证金制度:投资者在进行期货交易时,只需按照期货合约价值的一定比例缴纳少量资金作为履行合约的担保,一般为合约价值的 5% - 15%。
每日结算制度:又称 “逐日盯市” 制度,每日交易结束后,根据当日的结算价格对投资者的账户进行盈亏计算,并调整保证金余额。
持仓限额制度:交易所为了防范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和防止期货市场风险过度集中于少数投资者,对会员及客户的持仓数量进行限制。
大户报告制度:当投资者的持仓量达到交易所规定的大户标准时,必须向交易所报告其资金情况、持仓情况等,以便交易所进行风险监控。
期货交易的基本流程
开户:投资者选择一家期货公司,准备好身份证、银行卡等资料,签署相关协议,完成开户手续,获得交易账号和密码。
入金:通过银期转账等方式,将资金从银行账户转入期货账户,作为交易的保证金。
下单:投资者根据自己对市场的分析和判断,通过期货交易软件下达交易指令,包括买入或卖出合约、选择交易价格、数量等。
结算:每日交易结束后,根据结算价格进行盈亏计算和保证金调整。如果账户保证金余额低于维持保证金水平,投资者需要及时追加保证金。
平仓或交割:在合约到期前,投资者可以选择平仓,即通过反向操作对冲掉原来的持仓,实现盈亏结算。如果持有合约至到期,对于实物交割的期货合约,投资者需要按照规定进行实物交割;对于现金交割的期货合约,则进行现金结算。
期货市场的功能
套期保值:生产经营者、贸易商等可以通过期货市场锁定未来的交易价格,规避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价格发现:期货市场聚集了众多的买家和卖家,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价机制,形成的期货价格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市场对未来商品或金融资产的供求关系及价格变动趋势的预期,对现货市场价格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投机:投机者通过预测期货价格的涨跌,利用期货市场的杠杆效应,进行低买高卖或高卖低买的操作,以获取利润。
期货交易风险
市场风险:由于期货价格受宏观经济形势、供求关系、政策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价格波动较大,投资者可能面临因价格不利变动而导致亏损的风险。
杠杆风险:保证金制度使期货交易具有杠杆效应,既能放大收益,也会成倍放大损失。如果市场走势与投资者预期相反,可能会导致投资者的损失超过初始投入的保证金。
操作风险:投资者因自身操作失误,如误下单、过度交易、不及时止损等,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以上只是期货入门的一些基础知识,期货市场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风险性,投资者在进入市场前应充分学习和了解相关知识,谨慎参与。